康复医疗工程的缔造者    联系大发

数字医疗,离大发还有多远
更新时间:2012-04-26点击:
手机不仅是一种移动的通讯工具,更是一把集摄像、GPS、计算器、手表、闹钟……
手机不仅是一种移动的通讯工具,更是一把集摄像、GPS、计算器、手表、闹钟、录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钥匙”。如果将这种设备装配上医学能力会怎样呢?“可以实时显示个体所有的生命体征,进行实验室分析,对个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甚至获取个体心脏、腹部或尚未出世的胎儿的超声图像……”美国心脏病学家、基因组学家、加州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的创新药物研究教授兼主任埃里克·托普在新书《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个人健康革命》(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就言之凿凿地肯定“医疗将进入数字化、个性化时代”。
该书首先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智能手机上,作者用轻松诙谐的文字描述了一个数字、科技与思维相互促进转化的先锋行业,以及其所走过的跌宕发展历程。回望数字化进程,是为了帮助大家看清仍“孤立”于数字化革命大潮之外的医疗及个人健康。的确,医疗产业至今仍属信息敏感性行业,医生和患者仅仅是这个行业生态圈里的两个群体。虽说所有科技及信息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更低成本,但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中,除医生保守外,制药大发、药品零售商、监管部门、医疗健康保险机构、医疗设备提供商等产业链中的各环节、各利益相关群体的运行系统都有顽疾,加上文化伦理、秩序规范等的制约,医疗的数字化革命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托普描绘“数字医疗”远景用了“颠覆”这个词。
那么,在以商业逻辑为基调的医疗生态系统中,“颠覆”将朝向何方?在该书大部分的篇幅中,托普通过生理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大量随机对照试验及专家指导意见所形成的证据和一系列案例分析发现,无线传感器在捕捉数据(如血糖、血压、睡眠质量)后联网,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与数据分享。而从成像到打印器官的数字化又使得口袋大小的高分辨率超声波单元代替听诊器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新技术使得大脑、心脏、肿瘤等成像皆成为可能。这样一来,数字化人体就形成了。托普进一步指出,数字化人体不仅是指确定个体基因组中的所有字母(即生命代码,全基因组测序中存在60亿个字母),还包括拥有远程持续监控心跳、血压、呼吸频率与深度、体温、血氧浓度、血糖、脑电波等所有生命与生活指征的能力,以及对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成像处理、三维重建并最终实现打印器官的能力。托普的描绘,特别是他那些独到的观点,不仅激发了一些读者对数字化人体以及医疗个性化的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鼓舞了想成为个人健康管理数字化消费者的信心。